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

编辑:admin 日期:2025-05-01 13:22:37 / 人气: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风清气正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生机勃勃、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抓手,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荡顽瘴、祛沉疴、除痼疾,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了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中国号”巨轮破浪前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当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这是党中央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有力保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坚定决心、实际行动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位、贯彻到底,以昂扬斗志和优良作风干净干事、大胆干事,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八项规定开启激浊扬清的作风之变
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作风建设。无论是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砥砺奋进的改革开放岁月,党始终将优良作风作为赢得人民信任、保障事业发展的重要法宝。100多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个伟大飞跃是我们党改造社会的伟大事业,也是我们党改造自身的伟大工程。
党的十八大之前一个时期,由于一度出现管党不力、治党不严问题,不良风气逐渐在党内滋生蔓延,公款吃喝、奢侈浪费、文山会海等现象严重侵蚀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从关乎党的兴衰存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的深刻洞察力和敏锐判断力,深入揭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出“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强调“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要求“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
率军者披坚执锐,执戈者方能战不旋踵。2012年12月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八项规定短短600余字,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等8个方面,为加强作风建设立下铁规矩、硬杠杠。这是新时代制定的第一部重要党内法规,指明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解决了“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的问题,成为我们党改进作风的切入口和动员令。
中国国家博物馆网上展厅,一张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底在河北阜平考察时的晚餐菜单格外引人注目。菜单上记录着“四菜一汤”:红烧土鸡块、阜平烩菜、五花肉炒蒜薹、拍蒜茼蒿、冬瓜丸子汤。主食也很简单,是水饺、米饭、花卷和杂粮粥。朴素的家常便饭,正是总书记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生动缩影。“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总书记以行动作号令、以身教作榜样,具有强大感召力,为全党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注入了强劲动力。
八项规定一子落地,作风建设满盘皆活。12年多来,从抓月饼、抓贺卡,到抓节假日、抓“八小时外”,再到抓日常、抓经常……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驰而不息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一度存在的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状况显著改变,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赢得了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衷心拥护的历史主动,赢得了全党高度团结统一、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主动。202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94.9%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这是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与赞叹,体现了对我们党的信任与信心。
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
“身之主宰便是心”。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不仅体现在党章这个党的根本大法里,更融入在党员干部的血脉骨髓里、反映在党员干部点点滴滴的作风中。作风反映的是形象和素质,体现的是党性,起决定作用的也是党性。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不能满足于只解决好眼前存在的作风问题,还要透过作风看党性,在解决作风问题的基础上解决好党性问题。
党性说到底是立场问题,人民立场是我们党的根本立场。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也就是坚持党性。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指出,“我们既然是为无产群众奋斗的政党,我们便要‘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的群众里面去”。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应该使每个同志明了,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春耕备耕时节,各地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切实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图为2025年3月20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彰加镇铧炉村,党员干部正在为缺少劳力的农户送化肥和种子。 人民图片 彭雅灵/摄
一份党组织的鉴定,见证鱼水深情。20世纪40年代初,党组织给习仲勋同志的鉴定中这样写道:“凡是关中的人民,无论大人和小孩都知道他,都喜欢他”,“在一个夏天,习仲勋走得疲倦了,就随便睡到一家老乡的炕上,那位年老的主人就蹲在他的身旁,亲切地看着他,替他驱着苍蝇”,“当群众有疑难时,就说:找仲勋去”,“由于这一切,使得习仲勋同志成为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
一个“苹果的故事”,彰显过硬作风。辽沈战役期间,锦州乡间的苹果熟了,解放军战士行军路过,虽然饥渴难耐,却一个都没有摘。“毛主席说‘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起这个故事,强调“这样的苹果,我们现在也不能吃”。
无论是习仲勋同志的事迹,还是“苹果的故事”,都贯穿着深厚的人民情怀,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加强作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个核心问题。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个重要目的是教育全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改变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立场,都不能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都不能丢掉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都不能脱离群众路线这一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这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大量从未出现过的全新课题、遭遇各种艰难险阻、经受许多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只有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始终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我们党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凝聚起14亿多人民风雨无阻向前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磅礴力量。
各级党组织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走好党的群众路线,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团结带领人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在这场伟大远征中,如何让中央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绽放更璀璨光芒,如何推动党的作风持续向好、以好作风好形象护航复兴伟业,关键看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
各地党员干部大力弘扬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推动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突出问题。图为2025年4月10日,江西省赣州市的党员干部在章贡区企业走访,了解惠企政策落实情况。 人民图片 胡江涛/摄
坚持改进作风与增强党性互促互进。“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作风建设,就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根本的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进一步修好共产党人的“心学”。党员干部应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中汲取党性滋养,切实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学会正确处理公和私、义和利、是和非、情和法、亲和清、俭和奢、苦和乐、得和失的关系,强化涤荡思想之尘、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坚持遵规守纪与干事创业互促互进。干净干事与大胆干事并非对立关系,而是内在统一的。党规党纪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加强作风建设,不是要把人管死,让人瞻前顾后、畏首畏尾,而是要通过明方向、立规矩、正风气、强免疫,形成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营造有利于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干净和担当、廉政和勤政的统一,既坚守好廉洁自律的红线底线,又锐意进取、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担当作为,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互促互进。早在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的一致性》一文中指出,“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从来都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对党负责,就是对人民负责;对人民负责,就是对党负责。两者统一于对党和人民事业的高度负责之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统一”,“把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真正一致起来”。党员干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要对上负责,吃透“上”的精神,充分认识这次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也要对下负责,摸透“下”的实情,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履职尽责全过程各方面,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坚持以上率下与层层落实互促互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进作风必须自上而下、以上率下”,“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以小切口撬动作风大变革、推动管党治党发生格局性变化、迈出对全党进行革命性锻造的关键一步,关键在于“从党中央抓起、从高级干部做起”。要求人、推动人,不如在前面带动人。喊千句“给我上”,不如一句“跟我上”。凡事都是这样,上行下效,上率下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向党中央看齐,通过上级带下级,层层示范、层层带动,形成“头雁高飞群雁随”的生动局面。
坚持常和长、严和实互促互进。“这些年,八项规定确实是推动了根本性的变化,风气为之一新,过去积重难返的现象大部分没有了。同时要看到,有一些地方发生了松动,有一些方面还存在盲区死角,一些不良风气出现了反弹回潮。钉钉子嘛,再钉几下,久久为功,化风为俗。”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番话,道出了党中央决定开展这次学习教育的深远考量,也指明了作风建设要抓常抓长、抓严抓实的方法论。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作风建设是攻坚战、持久战,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管出习惯、抓出成效。保持常抓的韧劲、严抓的耐心,坚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我们党一定能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赢得民心、汇聚力量,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新的赶考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奇迹!

现在致电 0731-6558777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Top 回顶部